“红学”热如今虽然不如十余年前那般火爆,但是,那股热潮带来的《红楼梦》畅销图书市场的势头却经久不衰,各种版本的《红楼梦》充斥在大小书店,《红楼梦》“系列产品”更是令人目不暇接,眼花缭乱。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“红学”著作为国人广泛喜爱,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类读物有广阔的市场,能获取丰厚的利润。于是,充斥于市场的“红学”读物,品种虽然很多,但质量却良莠不齐,鱼龙混杂,真正有品味,高质量,让人放心的佳著并不多。针对这种现象,一些有识之士和有责任感的出版社以自己的行动给予了坚决抵制,他们未被这种浮躁的假象所迷惑,不为眼前的利益所趋动,而是以严谨的精神和严肃的态度,踏踏实实地从事“红学”研究和《红楼梦》读物的出版。最近,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“红学”家冯其庸先生纂校订定的《重校〈八家评批红楼梦〉》,便是一部难得的质量上乘的“红学”著作。我们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这部著作所具备的特点,是坊间其它《红楼梦》著作版本中所缺乏的,或不完全具备的。
既有《红楼梦》所有原文,又有《红楼梦》问世后清代最具代表性的八家评批,这是《重校〈八家评批红楼梦〉》最显著的特点。《红楼梦》的点校本、注释本等已为数不少,但将八家评批文字汇集在一起,与《红楼梦》原文一同出版,这种读物在国内实属首次,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。与此同时,此书的资料价值和实用价值也不可低估。该书所集八家评批,基本上反映了《红楼梦》问世后的一百余年间清代评批《红楼梦》的大致面貌及其流变情况,这就为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人,尤其是从事“红学”研究的人,省却了许多翻检之劳,使人们在阅读《红楼梦》原著的同时,又能比较全面地掌握前人对这部文学巨著的评价信息,从这一点看,《重校〈八家评批红楼梦〉》实应为“红学”研究案头之著,而冯先生此举实乃功德无量,为“红学”研究填补了空白。
广搜博采,编校精当,这既是《重校〈八家评批红楼梦〉》一书的又一个特点,同时也反映了冯其庸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态度。冯先生治学,向以严谨著称,在这部“红学”著作中,我们也能领略到冯先生这种严谨精神和认真态度。这部著作曾在1991年初版,问世后,在“红学”界产生了重要影响。但冯先生尚觉“此书初校出版时未能尽洽人意”,于是于1994年对该书初版进行了全面修订,“决心彻底全面重校重排,所有文字都用原书一一核校,我还请版式专家姚舞雁先生重新划定版式,并由他作复校,最后由我定校。经此番努力后,从版式到文字、分段、标点以及眉评、回后评等等,皆认真定,面目为之一新”。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之前,冯先生“趁此机会,再作一次复校”(以上引文均见该书序言),于此可见冯先生治学之严谨、认真。不仅如此,在纂校订定这部著作时,冯先生对各种版本可谓广搜博采,几无遗漏,正文校订是如此,八家评批文字也是如此。正是因为有冯先生这种严谨、认真和广搜博采,所以《重校〈八家评批红楼梦〉》才能如此精当,如此准确,因而更具权威性。
另外,此书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,这一特点除反映在此书的校勘、评批汇集上外,更主要地表现在冯先生所撰重校《序》、《初版小引》、《凡例》、《重议评点派——代序》和《校后记》等文章中。在这些文章中,我们既可以了解到《红楼梦》版本及八家评批版本演变情况,也可以了解到此书独具匠心的编校特点;既可以掌握评点派的发展和贡献,也可以了解到清代评点“红学”八家——二知道人(蔡家琬)、诸联、涂瀛、庵居士、王希廉、张新之、姚燮、洪锡绶——的基本情况和学术成就,而其中所表现出的真知灼见,更是令人赞叹。读冯先生这些文章,在增加“红学”知识,拓宽学术视野之外,其治学之严谨,立论之科学,学识之广博,功底之扎实,亦同样令人大为折服。